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学者视点
高璇:培育新动能要找准三个发力点
发布时间:2017年07月21日 信息来源: 经济日报
【字体: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
当前,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、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,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,乃大势所趋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应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,加快发展新经济,以新动能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。

(一)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新经济新动能正在逐渐改变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,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
首先,新经济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生态系统。一方面,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,以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新兴服务业等为主体的新经济呈现快速发展势头,并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;另一方面,产业跨界融合互动加速推进,以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宽带移动通信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,正快速向装备制造、建筑家居、交通物流、商业金融、生物健康、节能环保、传统农业、消费电子、文化教育、生活服务等领域广泛渗透,新经济思维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生产组织方式、要素配置方式、产品形态和商业服务模式,推进各行业信息网络化、数据智能化、平台生态化发展,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生态系统。

其次,新经济新动能正在改变经济运行机制。伴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壮大,新技术的广泛应用,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迅速崛起,分享经济、粉丝经济、个性经济等的快速发展,传统“生产什么、为谁生产、怎么生产、由谁生产”等基础性问题将被重新定义,将转向用户本位的运行新机制,从而推动产业构架重构,形成新的产业链、价值链、创新链、服务链、资金链,助推经济驶入新的发展阶段。

再次,新经济新动能正在破解社会发展难题。当前,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,发展方式粗放,不平衡、不协调、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,经济增速换挡、结构调整阵痛、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,面临稳增长、调结构、防风险、惠民生等多重挑战。发展新经济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、扩大就业。从收入水平提升能力来看,新经济领域主要包括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,其收入水平相对较高;从吸纳就业能力来看,随着传统经济领域的时空界限不断突破、虚实空间逐渐打通,就业时间、空间界限的打破,新经济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明显强于传统经济。以分享经济为例,据不完全统计,2015年我国分享经济领域提供服务岗位约5000万个,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保守估计已经超过5亿人。

(二)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,如何通过深化改革、创新驱动,加快发展新经济、培育新动能,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。具体来说,要找准三个发力点:

第一,推动资源有效配置。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是推动新经济发展、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支撑。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有力、有度、有效推进“三去一降一补”重点任务,为新经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,提供要素支撑。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要素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,让更多的创意、信息、人才、技术等创新要素汇集到新经济发展中来,以活跃的创新创造活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,为新经济新动能发展提供坚强支撑。

第二,构建完备制度体系。完备的制度环境是培育新动能的基础条件。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,激发新动能?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。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,推进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改革,构建宽松高效的体制机制环境,让更多的社会资源涌入新经济领域。二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。不断深化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组织发展,持续增加金融供给主体;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,扩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,完善天使基金、风险资本、新三板、中小板等股权交易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,培育新型债券市场。三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。要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方式,将科研人员从繁琐的表格和审查中解放出来,让科研经费真正服务于科研活动,全面激发科研人员科研活力;创新职称评定方式,全面释放科研人员科研潜力;健全科技创新市场导向机制,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决策、研发投入、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发展主体。

第三,构建良好政策环境。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推动新经济发展、培育新动能的重要保障。一要强化宏观政策稳定性。充分利用税收调节政策持续加大对新经济领域企业减税让利支持,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强化政府有效投资,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入新经济领域。二要强化产业政策针对性。在农业方面,应充分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推动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加快现代农业发展;在工业方面,应围绕《中国制造2025》、“互联网+”行动,加快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实现信息化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;在服务业方面,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、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,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实现制造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,生活性服务业向新兴服务业转变。三要强化微观政策灵活性。通过建立放宽市场准入,营造公平竞争、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,让大量社会资源涌入新经济领域,推动新经济发展,积极培育新动能。

(作者单位为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)






?
相关信息
汪怿:用好“海归”这笔战略财富
曾毅:家庭户小型化对能源消费和人口老化的影响
金碚:全球化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新思维
?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